2020年8月9日,中國血液腫瘤精準醫療高峰論壇暨第二屆高博醫學論壇召開,高博醫學(血液?。┥虾Q芯恐行尼t療院長王椿教授受邀參會,參加了主題演講,并和其他專家一起討論了關于單倍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聯合第三方臍血輸注,用以治療難治復發老年血液腫瘤患者的療效分析。
中國特殊的獨生子女政策;具有200萬志愿者的中華骨髓庫僅僅能夠提供10%患者的移植;臍帶血中有核細胞的總數往往不能滿足成人移植所需,且免疫重建延遲,這些都會造成造血干細胞來源受限。
單倍體造血干細胞來源于親屬,直系和旁系親屬都可能作為供者,捐贈積極性高,可以快速獲得足量造血干細胞,具有更強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應,降低復發率,提高總生存率。供者可重復捐贈造血干細胞并且可提供淋巴細胞,對于難治復發患者更有優勢。因此HLA半相合的單倍體來源移植在國內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共識。
單倍體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仍然面臨著跨越HLA屏障這一挑戰,包括移植相關的死亡,植入失敗, II 到 IV °的急性GVHD,廣泛慢性GVHD。現在單倍體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模式有體外去除T細胞,移植后使用環磷酰胺,體內去除T細胞的北京方案含外周血干細胞加骨髓干細胞的聯合輸注。
我們提出來用單倍體外周血造血干細胞加第三方的臍血的輸注,代替骨髓細胞。2014年1月-2017年12月上海市人民醫院50例患者接受了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加第三方臍血移植,其中39例男性,11例女性,中位年齡35歲(9-67歲),具體信息如下:
圖一
在進行單倍體移植時候最初的患者不論是AML患者還是MDS患者,大部分都是不緩解狀態,包括50%急淋患者也是不緩解的狀態。GVHD預防方案如下:ATG 2.5 mg/kg/d d-5 ~ d-2 (Total 10 mg/kg);CSA 2mg/kg from d-5;MTX 15mg/m2 d1,10mg/m2 d3,6,(11)。細胞回輸情況如圖二。
圖二
移植后GVHD發生率和總生存率如圖三,Ⅱ-Ⅳ°GVHD發生率24%,非常低,總生存率58%。可以說明這種單倍體移植的效果是令人滿意的。
圖三
進一步年齡分組,30歲組17例,30-49歲組19例和大于50歲組14例,其中患者年齡為67歲。GVHD發生率如下圖四所示,結果讓我們比較意外的是50歲以上年齡組中只有1例患者發生了Ⅱ°GVHD,GVHD發生率7.1%。年齡越低組GVHD發生率越高,小于30歲年齡組GVHD發生率接近40%。各年齡組生存情況如圖五所示,50歲以上年齡組總生存率(OS)優于其他年齡組。過去有研究報道認為30歲是一個界限,認為30歲以下年齡組移植結局優于30歲以上年齡組,但我們的結果顯示,50歲以上年齡移植后生存期并不比低年齡組差。
圖四
圖五
小結:
以上跟大家分享了單倍體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聯合第三方臍血輸注的結果,主要用于治療難治復發的病人,也就是移植前還未達到緩解狀態的,移植后復發率還是比較低的,總的生存能達到58%。另外我們還看到,這個方案對年齡大的病人,50歲以上甚至60歲以上,包括我們現在在高博醫學(血液?。┥虾Q芯恐行拈l新醫院做的的68歲的病人也是非常成功的,所以這一方案適合老年人,減低劑量預處理方案后采用這種單倍體移植方案可能會使得這部分患者獲益,降低復發率與GVHD的發生。當然,這也是一個初步的經驗探索,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專家對話部分:
陳惠仁教授:請問王椿教授臍帶血作為支持第三方細胞,對配型的要求是怎樣的?會不會跟療效有關系?還有臍帶血的數量對療效有沒有影響?
王椿教授:我們在臍帶血選擇的時候有一個順序,但是沒有經過數據證實。是HLA配型的情況,第二是單核細胞的數量,第三個是血型。聽說有的臍帶血作為第三方支持細胞也是有植入的,但是目前來說我們的患者沒有一例是臍帶血植入,都是外周血干細胞植入的,那么臍帶血究竟起了什么作用?機理方面還沒有做很深入的探討。作為一個第三方的干擾,可能會在里邊起一些相互作用,我認為這一觀點還是有道理的。
劉嶸教授:請問王椿教授,對于單倍體的移植加入第三方臍血,觀察到的是降低了GVHD,它對復發有沒有影響?
王椿教授:因為我們這部分病人大部分都是沒有緩解的,包括髓系白血病,MDS,還有急淋患者有一半沒有緩解,我們做過統計,MDS和急性髓白血病,在移植之前緩解不緩解對生存是沒有影響的。但對于急淋患者來說,移植前沒有緩解和緩解狀態移植后結局差得比較大,如果是緩解狀態可以達到60%以上長期生存,但是沒有緩解就強行移植的病人只有40%長期生存,還是差一點,但是40%也還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在急淋中強行移植幾乎都是要復發的,能生存下來的是20%,所以現在強調的是CART緩解后橋接移植,如果通過單倍體移植能解決一半人,說明它的抗白血病作用還是比其他類型的要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