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血液科住院醫師苗醫生,減重20斤只為以更好的身體狀態捐獻造血干細胞。在5.12護士節當天,苗醫生順利完成采集,他笑著說:“我自己也是血液科醫生,我很高興能以另外一種方式救治血液病患者。”
成為無償獻血及造血干細胞志愿者
2020年,90后苗醫生在規培3年后,進入高博醫學(血液病)上海研究中心上海閘新醫院血液科成為了一名住院醫師,恰時醫院正好在舉辦造血干細胞志愿者血樣采集入庫活動。苗醫生每年都會報名參加無償獻血,這次更是沒有絲毫猶豫,他登記入庫、成為了一名造血干細胞志愿者。
從成為醫生的那一刻,苗醫生就以“救死扶傷”為己任,身為一名血液科醫生,他深深明白造血干細胞對于移植患者的重要意義,苗醫生說:“登記入庫無非就是抽一管血,對我沒有什么影響,但確能給血液病患者一個機會。”
感同身受,所以毫不猶豫。
在血液科工作近3年,苗醫生深知:救治每一個血液病患者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其中也不乏因為無法找到合適供者而得不到救治的患者。令苗醫生無法忘懷的是一名50多歲的白血病患者,父母年齡大了無法捐獻造血干細胞,而他自己也沒有孩子,中華骨髓庫中始終沒有匹配的供者,沒有合適的供者就意味著無法做異基因移植進行挽救性治療。最終,在焦急地等待中,他的病情不斷進展,盡管醫療團隊做了最大的努力還是只能眼睜睜看著他離開。苗醫生說:“其實我們醫生也會感同身受,也會跟家屬一樣痛心和遺憾。”
今年3月,苗醫生接到中華骨髓庫上海分庫的電話,告知自己與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了,他的第一反應是很驚訝,在骨髓庫能匹配到合適細胞的幾率很低,他從未想到自己如此幸運,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去救治患者。在驚訝之余,苗醫生沒有絲毫猶豫。他立即向上級申報此事,并得到了科室領導及院方的大力支持。血液科的工作很繁忙,來自領導及同事的大力支持,讓他沒有了后顧之憂。
減肥20斤,以更好的狀態進行捐獻!
苗醫生每年都會報名參加無償獻血,但是去年他因為肝功能異常、高血脂的原因沒有捐獻成功,苗醫生心中有點擔心自己會不會因為超重而無法達到造血干細胞捐獻體檢的標準。所以在決定要捐獻的時刻開始,苗醫生暗暗開始減肥,每天少吃、多運動,保持良好的作息來調理身體,最終,他順利通過了高分辨體測和體檢。直到5月8日正式捐獻之前,他已經減重20多斤了,對此苗醫生露出了他的招牌笑容說道:“減重,一方面是希望能以更好的狀態進行捐獻,一方面也是為了自己的形象,我還沒有對象呢,哈哈!”
對于這個決定苗醫生沒有告訴自己的父母,而是和同樣身為血液科醫生的嬸嬸進行了溝通,得到了嬸嬸的鼓勵后,在世界紅十字日這天,苗醫生正式踏上了捐獻之旅。因為害怕父母擔心或者不理解,他思慮再三、選擇了善意隱瞞,這個陽光開朗的大男孩決定自己一個人入院,沒有任何人陪同,獨自面對。
能救人,很值得!
苗醫生開朗地笑著說:“對我來說就是打打針,躺一躺,但是卻能救人,還是很值得的!”雖然苗醫生已經熟知動員及采集造血干細胞的全過程,但卻是第一次親身體驗,其實并不如他所認為的那樣輕松。注射動員劑第二天晚上,他感覺全身酸痛難以入睡,好在第三天癥狀就有所緩解,偶爾也會有感覺乏力、沒有精神。雖然身體上有點不適,但是苗醫生覺得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從醫生的角度來說,這也是打了動員劑以后可能會出現的正常現象,從長久來看,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5月12日國際護士節這天,苗醫生順利進行了造血干細胞采集,采集好的細胞被送往了患者的醫院,愛的種子也即將在另一個生命體里發芽,為血液病患者帶來生命的火種。苗醫生想對素未謀面的捐獻對象說:“希望你可以早日康復、早日回歸正常的生活,也希望你以后可以帶著這份愛幸福生活并把愛傳遞下去!”
苗醫生也想借此機會呼吁更多人加入到造血干細胞捐獻隊伍中:“只有更多的人愿意加入骨髓庫,才能讓更多的血液病患者獲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