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9個月時,當她還沉浸在新手媽媽的喜悅中卻不幸罹患白血病。4年間,小顧(化名)經歷了兩次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數次情緒崩潰,最終在家人、患友、醫生護士們的陪伴和支持下,她調整心態、積極面對,并最終戰勝病魔、回歸正常生活。第二次移植后2年,她面帶笑容、眼泛淚花,講述了自己的治療經歷和心路歷程,想對正處在痛苦情緒的患友們說:“哭啊、發泄啊,這些都是可以的,但是哭過后,就要回到現實、接受現實,積極治療。”
患友簡介
小顧,上海人,30歲
確診急性髓系白血病4年
二次異基因移植后2年
-19年11月因“干咳低熱2月余”就診,確診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療后骨穿結果評估為CR;
-為了獲得更深度的緩解,20年5月于高博上海閘新醫院進行親緣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術后定期隨訪復查;
-21年11月原發病復發,12月于閘新進行第二次異基因造血干細胞(骨髓庫配型供者);
-目前異基因移植后2年,原發病CR,回歸正常生活。
確診
新手媽媽確診白血病
我確診的時候孩子只有9個月,那時候我想到最多的就是,如果我因為這個病去世的話孩子和父母怎么辦?從一開始的無法接受,到慢慢接受了這個事實并且積極去面對它。
第一次移植的時候內心非常煎熬,因為在倉里是一個人,而我喜歡家人的陪伴,一個人在里面很痛苦,每天胡思亂想,不想說話,天天哭。總體來說,第一次移植過程順利,只是我自己的心態不太好。移植用的是我父親的細胞,他那時已經55歲了,我心里對他既感激又愧疚,也會想到自己的寶寶還小擔心以后不能再陪伴他,心理負擔很重。那時,我的移植醫生劉慧霞主任都會進來安慰我、鼓勵我,移植倉的護士、護工阿姨也會每天進來跟我說說話,我心里好受了很多。
復發
情緒崩潰
第一次移植后1年2個月左右,來閘新檢查的時候,基因異常提示復發的可能,打了干擾素做了一系列治療都沒有效果,21年11月骨髓復發。
我的疾病進展很快,幸運的是,我在12月份就匹配到了中華骨髓庫的合適供者,順利做了第二次移植。在這里要特別感謝為我捐獻細胞的供者,感謝他的積極配合和無私捐獻給了我第3次生命!我希望更多人能加入骨髓庫,讓更多像我這樣的血液病患者有重獲新生的機會。
得知復發的時候,我很崩潰。這種痛苦可能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懂。那段時間醫院里認識的患友們都會鼓勵我,跟我分享經驗,給我信心,告訴我復發了也并不是世界末日,還有希望。
醫院的醫生、護士們也都來安慰我,我記得在移植之前跟我的主治醫生邵珊主任聊天,我拉著她的手告訴她:我很害怕,我相信這里的醫生,我就是有點不相信自己。那天,我情緒崩潰了。邵醫生跟我聊了很多,她說:希望你能相信醫生,相信能再有一次重新活下去的機會。調整好心情,我明白:我沒有第二條路可走,只有相信醫生,積極面對!
卸掉了心理上的負擔和焦慮,其實第二次做移植相比第一次來說,感覺輕松不少,因為知道自己會經歷什么事情,所以每當我自己有什么身體上的不舒服,就會第一時間跟醫生講,醫生會立即采取措施來緩解我身體上的難受。
進去之前會有心理負擔,真的上了戰場反而就放下了。
想對患友們說
接受現實,積極治療
過了那段時間后回頭來看,其實沒有那么可怕。既然已經發的事情就不要多想,多跟周圍的患友們聊聊緩解一下心情。哭啊、發泄啊,這些都是可以的,但是哭過后,就要回到現實、接受現實,積極治療。
另外,要相信醫生,我在閘新治療4年間,接觸到所有的醫生護士,整個醫療團隊都非常專業,也很和藹可親。他們會告訴你治療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但是也會告訴你:“不要擔心,我們能解決!”
現在的生活
移植后2年,回歸正常生活
現在是回歸社會、享受生活的狀態,平時喜歡種花、做手工、做蛋糕,以陪伴孩子為主,暑假期間我們還去了外地旅游。
總而言之,放松心情,不要多想生病的事情,人要往后面看,活在當下!
醫生說
劉慧霞主任
醫生說
劉慧霞主任
該患者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5)伴MLL-AF6融合基因陽性。2019年底因“干咳伴發熱”起病, 外院診斷明確后誘導化療效果不佳,轉入我院調整方案獲得血液學緩解,然MLL-AF6持續陽性。為獲得長期緩解于2020年5月行單倍體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隨訪1年半后復發,患者內心崩潰幾欲放棄。關鍵時刻,中華骨髓庫找到HLA配型全合供者,再次給了她生的希望,幾經掙扎患者決定行第二次異基因移植,綜合考慮二移的困難和風險為她精心設計了TBI聯合塞替派的預處理方案,移植過程順利,移植后原發病持續緩解。目前術后兩年余,成功回歸家庭、回歸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