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炎是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常見的并發癥。造血干細胞移植期間患者處于免疫功能與造血功能的重建階段,此時患者極易受到外界病菌影響以及機體反應而導致口腔黏膜炎發病,口腔黏膜炎導致患者咀嚼難度大,常給患者造成很大的身心痛苦,影響患者治療后的身體康復。因此,對于接受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患者來說,口腔黏膜炎的防治與護理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1、定義
口腔黏膜炎( OralMucositis,OM) 是指口腔的炎癥性和潰瘍性反應。是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極易出現的一種并發癥,一般在造血干細胞移植術后預處理完成2-4天開始出現口腔潰瘍,1周后達到高峰,在移植后粒細胞開始恢復時癥狀即有減輕。常發生于口唇、口角、 舌面、頰部及牙齦等部位。
2.口腔黏膜炎的分級
采用世界衛生組織( WHO) 標準,口腔黏膜炎分為 0 ~ Ⅳ級,具體分級如下圖:
1.患者的口腔黏膜屏障被破壞
患者在接受大劑量化療治療、或是移植前的預處理后,患者的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幾乎為0,此時患者全身狀況差,飲水進食減少,破壞了口腔內環境,容易引起口腔炎癥和潰瘍。
2. 患者口腔菌群失調情況
患者在進行移植前后,應對患者使用大量的廣譜抗生素及激素使口腔內正常菌群失調,對致病菌及真菌的抵抗作用降低,口腔自潔作用減弱,導致病菌和真菌異常繁殖,也可引起口腔黏膜炎。
3. 患者的生理解剖特征
患者口腔濕度、溫度、牙齦槽等較難清潔;患者在嚼黏膜、齒齦表面等雖受黏膜保護,但仍會受到損傷、感染的累及。
4.患者使用化療藥物所產生的毒副作用
患者在進行移植前及預處理期時,需使用大劑量的化療藥物進行治療,這會對患者的口腔黏膜上皮細胞造成直接傷害?;颊邫C體抵抗力明顯下降,出現惡心嘔吐等副作用,患者飲食、飲水均減少,口腔黏膜干燥,口腔的自凈能力隨之下降。在預處理方案中,應用多種化療藥物,其中白消安、環璘酰胺、依托泊苷等均是引發口腔黏膜炎的高危因素。患者接受造血干細胞移植后,常應用小劑量甲氨蝶呤對抗機體的免疫反應。
5.自身原因
此外,口腔黏膜炎的發生也與患者的口腔衛生情況、吸煙飲酒史有關。
1.全面正確的評估
在入倉前,患者要徹底檢查口腔內的情況,根據檢查及患者既往化療時口腔的情況,對每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及判斷。為日后對患者口腔黏膜完整性、特征等進行評估。
2. 做好漱口
患者每日用4%碳酸氫鈉 和1:20000洗必泰常規交替漱口;每次含漱 2 ~ 3分鐘,用鼓漱法,囑患者使藥液充分與舌下、頰部和咽部接觸,充分發揮藥液的作用。督促監督患者含漱到位,可以有效預防口腔炎的發生。(甲氨蝶呤輸注后的﹢1至﹢15天會用亞葉酸鈣漱口,亞葉酸鈣漱口時漱2口,咽1口,預防食道黏膜潰瘍。),另外有研究表明:在應用化療藥物期間應用冰鹽水或者含冰塊療法可以有效預防口腔黏膜炎的發生。
3.做好口腔護理
口腔護理液選擇1∶ 2000 的洗必泰溶液,在移植倉內每日晨起及三餐后均需要進行口腔護理。口腔護理一定要做到認真仔細及時,應在進食后15 min 內進行,防止食物殘渣遺留在口腔內加重感染。感染嚴重時應加強口腔護理次數。(放療期間及之后7天內用0.9%氯化鈉溶液漱口,不做口護)
1.特殊時期護理
白細胞零期時,可應用重組人巨噬細胞刺激因子加入100 ml生理鹽水中冰鎮后含漱,或者貝復濟和金扶寧噴涂; 疼痛劇烈時,可用100 ml 生理鹽水,加入利多卡因100 mg含漱。根據潰瘍發生的階段醫護人員會為您針對性地選擇藥物,比如:思密達,維生素C,維生素B2,制霉菌素,康復新液等藥物調配,每日涂抹數次。
2.密切觀察口腔黏膜的變化
每日自我檢查口腔情況,并配合醫生及護士對自己口腔情況的查看,以便采取及時的對癥治療措施。如感染加重,可調整抗菌藥物的種類劑量,使用促白細胞藥物,以防引起全身感染。應密切觀察口腔黏膜的顏色、性狀,注意有無新的潰瘍、潰瘍的大小、有無血泡等情況。
3.飲食護理
出現口腔黏膜炎時應吃一些溫度適宜、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條等。補充高動物蛋白食物,如新鮮的肉類、魚、蛋類;不吃豆類、蔬菜的根莖,減少潰瘍期間增加咀嚼對潰瘍面的摩擦刺激。疼痛劇烈影響吞咽時,進食前給予利多卡因漱口后,再進食。這時應給予軟食、半流質、流質飲食及遵醫囑腸外營養支持。
口腔黏膜炎是造血干細胞移植后難以回避的一個嚴重而又常見的問題,發生口腔黏膜炎輕者增加痛苦,影響進食,重者繼發感染,引起敗血癥,通過患者自我管理、家屬及醫護人員的干預,在一定程度上可減輕黏膜炎的嚴重程度或減少黏膜炎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