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1月28日(周日),高博上海閘新醫院/上海力泉醫院醫療院長王椿教授,受廣東省湛江中心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楊志剛教授和血液科主任吳國才教授邀請,親臨現場進行病例會診、教學查房,并就學科建設進行指導。
教學查房
當天下午,在簡短而又熱烈的歡迎儀式后,王椿教授首先在科室醫生的帶領下,對精心挑選四名疑難患者進行了會診和教學查房。
吳國才主任強調,王椿教授百忙之中來到湛江中心人民醫院現場教學,是一次非常難得的學習提升機會。希望大家珍惜這寶貴的機會,認真聽、用心記、深度交流、深刻領會,不斷拓寬視野和知識面,提升綜合素質,更好地服務廣大患者。
在教學查房的過程中,王椿教授一邊認真聽管床醫生匯報病史,一邊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屬疑問。結合患者自身情況和疾病特點,展開啟發式提問和探討,每一個病例抽絲剝繭,層層遞進,通過思路梳理,要點鑒別,既拓展了大家的視野,又指明了診治的關鍵。同時,通過與患者及家屬的互動,解釋各種治療方案的差異點,既為患者爭取最大的生存希望,又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
此次教學查房,受教的醫生們紛紛表示受益良多。這類教學查房,是匯聚優質醫療資源的途徑,對于醫生和患者而言,是共贏之舉。
會診交流
隨后,大家齊聚會議室,王椿教授對上述4例病例進行總結:
病例一,腸道NK/T細胞淋巴瘤。手術切除后體溫降至正常,建議:監測EB病毒是判斷疾病進展的最好指標,另外,明確NK/T細胞淋巴瘤患者是否發生嗜血細胞綜合征非常重要,其與預后有關,如果做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時,盡量避免選擇親緣供者。
病例二,30歲男性,因貧血和血小板減少住院,骨髓增生,沒有檢測到克隆造血,診斷不明。意見:該患者表現為無效造血,最常見的考慮是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屬于造血干細胞發生基因突變造成的疾病,但目前患者不符合MDS最低診斷標準。因此,需要尋找其他外部誘發因素,治療以細胞因子為主。
病例三,患者EBV陽性、雙側下眼瞼腫伴脾臟腫大。意見:懷疑是惰性B細胞來源淋巴瘤。診斷需要病理證據,如果骨髓和外周血通過流式細胞術檢測不到異常細胞,建議切除脾臟或下眼瞼腫塊穿刺行病理診斷。需要注意的是與病理科醫生多溝通,提出臨床醫生的判斷。
病例四,診斷為慢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治療的難度很大,雖然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能夠治愈,但成功率較低,常出現不易植入或植入不良。建議:要做好異基因移植,預處理方案是關鍵,只有強化清除免疫才能保證植入,同時做好移植后的管理,維持輕度GVHD狀態,可以有效地防止疾病復發。
討論現場,通過頭腦風暴似的思想碰撞,立足現狀,緊扣前沿,使參會醫生的診療思路得到了開闊及提高。之后,王椿教授又對淋巴瘤和多發性骨髓瘤的鑒別診斷、治療方案,及造血干細胞移植適應癥等內容進行答疑解惑。現場在座的青年醫生們都收獲滿滿。
本次湛江中心人民醫院的病例會診和教學查房,在王椿教授、血液科吳國才主任和全體醫生傾力配合下取得了預期效果。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吳主任表示非常感謝血液內科大咖王椿教授蒞臨交流指導,能近距離聆聽王椿教授的疑難病例分析,受益匪淺。希望這樣大咖下基層活動今后能持續進行!
結語
每次會診查房都是一場考試,疑難病例會診傳承的不僅是技術,還有人文關懷。教學查房不僅是查病人,也查醫生,通過具體病例,能夠快速提升醫生能力。隨著檢測技術的日新月異,治療手段的突破創新,越來越多的患者可以從中獲益。
疑難雜癥是推動醫學發展的動力和引擎,高博醫療集團上海閘新醫院愿意搭建“橋梁”,通過這類會診和查房模式,與各位同道建立深度合作,為患者提供更多治愈的希望。
高博上海閘新醫院
疑難血液病會診中心
高博上海閘新醫院血液病會診中心在醫療院長王椿教授的帶領下,自成立以來,已為十余家各地醫院的幾十位血液病患者提供了會診服務。但仍有較多血液病患者,因復發難治或診斷不明及治療棘手成為疑難問題,困擾著病患和醫生。會診中心旨在聚焦突破血液病治療的難點,為疑難血液病患者和有需求的醫院提供會診服務,共同為患者盡早明確診斷和治療方案帶來可能。